20140917231709i1

2021年,香港雖然仍受新冠疫情影響,未能回復昔日的狀態,但有幸社會各界同心抗疫,疫苗接種率持續提升,經濟漸見起色,失業率逐步回落,亦為兩地通關創造了有利條件。2019年反修例運動對香港造成的社會撕裂仍有待解決。自從《港區國安法》頒佈實施後,社會逐漸重返正軌;特別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首場立法會換屆選舉順利舉行,標誌著新的選舉制度成功落地,為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港」奠下基礎,也為明年三月的行政長官選舉開啟新篇章。12月20日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出:未來香港需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正確處理中央和特別行政區的關係、堅決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堅定走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道路。白皮書為香港民主發展指明了方向,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香港民主發展帶來新希望。期望特區政府能主動作為、強政勵治,帶領香港再創輝煌。

過去一年,本會同仁上下一心,秉承「視野、創新、博識、承擔」的宗旨,堅持與時並進的理念,積極開拓培育優秀人才的新路向,努力尋求突破與發展。因應疫情的發展,我們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務求使各項活動及賽事能安全有序地進行。在創新創業方面,由本會組織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隊在多項全國賽中勇奪殊榮,為香港青年創造了更多新機遇。在科學創意方面,為加強STEM教育,本會積極舉辦多元化的STEM教育培訓及賽事,香港代表隊在各項國際賽事取得卓越成績,為港爭光。此外,在教師支援及青年人才培育方面的工作,更獲得參加者的高度評價及教育界的廣泛認同,讓我們深受鼓舞。

科學競賽活動

3月,本會與屬會合辦了以STEM教育為主題的全港校際比賽「英才盃—STEM教育挑戰賽」(小學組)。比賽主題為微震機械人。是次賽事吸引了32間小學參加,參賽學生人數逾350人,場面壯觀。最終,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於決勝局以壓倒性姿態奪得小學組冠軍,表現出色!此外,本會亦於同月組織香港代表隊,共11位學生出戰「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參賽學生以線上形式面見評審,最終奪得三項銅奬的佳績。

4月,由教育局委託本會主辦的第23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吸引全港近280所中小幼學校、約3000件作品參賽,超過60名專業評判參與初評及總評。今屆賽事沿用上屆的評審模式,所有項目的參賽師生需於總評接受評審團的閉門問辯,競逐一、二、三等奬、大奬及專項奬。

1

5月,本會繼續組識香港代表隊參與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國際STEM比賽——「第72屆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Regeneron ISEF)及Broadcom MASTERS International 2021。兩項賽事均因疫情原故,改為線上展示作品及評審。香港代表隊共有9位學生參加「第72屆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並榮獲一個二等奬、一個四等奬及三個專項獎,成績驕人!此外,本會推薦了1位學生參加Broadcom MASTERS International 2021,讓本港學生有機會與國外科學尖子切磋交流。

7月,本會組織了5位學生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奬勵活動。適逢是項活動舉辦20周年,大會增設了全國最高殊榮的「科智公益大奬」。而香港隊的蔡培琳同學在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榮獲該大奬,更獲得奬學金10萬元人民幣,為香港爭光。另外,本會亦組織香港代表隊參與「第16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並有9名學生入圍總評,獲得兩個金奬、三個銀奬及一個銅奬,成績令人鼓舞。

8月,本會組織了29名師生及12名學生為香港代表隊,分別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及「第20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的全國性科學賽事。由於新冠疫情影響,賽事由線下競賽轉為線上展示及交流活動,並開放活動予公眾參與。雖然本屆賽事不作評獎,但參賽師生能與國內專家交流,獲益良多。

9月,本會舉行了中學組的「英才盃—STEM教育挑戰賽」。比賽主題為槓桿投射器擂台賽。賽事共有32間中學參賽,參賽學生人數逾870人。最終,冠軍由元朗公立中學奪得。

為嘉許表現出色的參賽者,分享獲奬師生的喜悅,讓社會各界了解香港學生在STEM方面的成就,本會於9月11日舉行了「第23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典禮暨全國賽及國際賽香港區頒獎典禮」。我們有幸邀請到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 JP和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博士擔任主禮嘉賓,頒授奬項並勉勵同學積極參與更多的STEM學習活動。

STEM 培訓及工作坊

2020/2021年度,我們繼續為教師及學生舉辦多個STEM培訓計劃及工作坊。今年的「創科M.A.S.T.E.R.培育課程」及「未來科學家—良師啟導計劃」,分別取錄35位及12位學員,為香港培育新一代的科創人才。此外,本會舉辦了8場創意工作坊,逾500位中、小學生參加,讓學生學習到不同的科學知識及發明技巧,提升了創意思維能力,擴闊了眼界,豐富了成長歷程。

2

創新創業

5月,本會舉辦第7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共吸引了197項創新創業項目參賽,創歷年新高。上述賽事由本會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合辦,創新科技署贊助,明曦公益基金會及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提供獎金贊助。在賽後舉行的公開展覽,多位大專院校副校長、教授及公眾前來參觀參賽作品,足見大賽深受香港各大專院校的廣泛認同和積極參與。

7月,本會籌辦第8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大賽香港賽區選拔賽。本屆賽事共有75個參賽項目,評委對合資格項目進行網上評審,最終有20個項目晉級複賽。複賽及決賽以線上線下的混合形式進行路演,角逐48個奬項。最終,伯為視覺光學檢測(成長組)及朗思—激光精確感知氣體世界(初創組)獲得二等奬;用於建築的新型節能環保製冷塗層(初創組)及Vera–人工智能言語治療師(創新組)獲得三等奬的佳績!

8月,本會與明曦公益基金會、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聯合申請由民政事務局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最終成功獲批,並成為眾多獲批機構中首家完成招募及評審的機構。經過兩輪評審後,共甄選出16個資助項目。除了提供資金資助外,更提供一系列配套支援服務,務求協助資助項目順利創業。

3

今年首次推出的「初創種籽培育計劃」,旨在透過本會主辦及承辦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科學賽事,嚴選出具備商品化潛力、不涉及專利爭議的研究項目,協助其轉型及創業。本會更提供一系列培訓,包括工作坊、專家會面指導、參觀實習等,藉此為香港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9月,本會組織了第7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之香港區選拔賽,從中甄選出12個優秀創業項目,組成香港代表隊參加總決賽,與來自全球及全國各地之高校,共1,085項目爭奪金銀獎項。最終,香港代表隊繼續領跑「港澳台地區」,勇奪3項金獎、9項銀獎及12項銅獎的佳績。

11月,為嘉許表現出色的參賽者,讓社會各界更了解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的成就,分享獲獎師生的喜悅,本會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了「第7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暨全國及大灣區創新創業大賽(香港區)頒獎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與中聯辦尹宗華副主任親臨主禮,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 JP、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博士、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 JP、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市務總監張明華女士,連同賽事獎金贊助代表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會長施榮懷先生, BBS,JP與明曦公益基金會會長張玉莊先生擔任頒獎嘉賓。林鄭月娥女士向所有獲獎同學表示祝賀,並代表特區政府向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致以衷心感謝。

4
5

12月,本會參與舉辦第4屆「京港青創盃」創業大賽總決賽。來自京港兩地合共8項優質項目進行線上線下路演,同台競技。最終香港代表—華港龍生物科技的「針對細胞和生物製品的新一代微針遞送平台」及漢鵬輔助生殖醫療的「囊胚準—輔助生殖流程變革者」分別獲得本屆賽事二等獎及三等獎,並各獲獎金及工位獎勵,成績令人鼓舞。

教師支援

為配合創新科技的發展,本會今年繼續舉辦教師創意工作坊,內容包括「3D打印教學實例」、「校本STEM課程教學實例」、「校本A.I.課程設計」及「如何培養學生STEM知識和參加相關STEM比賽」等主題。導師分享推廣STEM教學的經驗及都教學技能,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啟發其創意潛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素。

準教師培育

3月,本會與屬會——香港準教師協會合辦第8屆「香港傑出準教師選舉」。賽事共有95位準教師參與評選。評審委員會由22位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組成,並由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李子建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范息濤教授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葛文林教授擔任評審委員會顧問。最終選出10項金獎、10項銀獎、10項銅獎和15項優異獎,為香港發掘並培育優秀的準教師,令香港教育薪火相傳。今年我們有幸邀請到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及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博士擔任頒奬典禮主禮嘉賓,頒授奬項並勉勵準教師秉持熱誠,追求卓越。

6

領袖培訓

7月,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大型品牌活動未能成功舉行,包括「清華大學明日領袖培訓計劃」及「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但為了培育具領導才能的青年領袖,本會舉辦了「香港青年領袖訓課程」。透過多元化活動,提升學員多角度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演講能力等領袖質素。本會邀請了多位社會名人就不同議題作分享及交流,藉此讓學員掌握世界、國家及香港最新形勢與發展,擴闊視野,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7

11月,本會舉辦為期3天的「新一代人才研習計劃」,為屬會幹事提供一系列培訓活動,當中包括專題講座及電影分享。本會有幸邀請到前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先生,GBS, JP、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甫先生和創科及科技局局長薜永恒先生, JP分別就「良政善治新願景-未來特區管治前瞻」、「民族復興與中國共產黨」及「香港創科發展與大灣區機遇」作分享,並與在場幹事交流心得。此外,幹事們亦透過《長津湖》電影欣賞會,加深對中國歷史的了解。

其他服務

在教育局的委託下,今年本會再度舉辦「親親大自然」活動及「環境及樹木保育工作坊」,組織學生探索香港的自然環境,學習科學知識,訓練其觀察力、思考能力及動手能力,並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屬會工作

在屬會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屬會理事及幹事齊心協力,使屬會會務不斷發展。受疫情影響,今年,「香港新一代之友」及「香港大專學壇」遺憾未能與母會繼續合辦「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及「清華大學明日領袖培訓計劃」,但積極參與母會的其他活動。於暑假期間,聯同母會及「香港新動力」舉辦「香港青年領袖培訓課程」。此外,「香港新動力」亦舉辦了「時政高桌午宴—施政報告關你事」,討論施政報告中的重點內容,包括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等,理性分析時事,為貢獻香港裝備自己。「香港科學英才會」與母會合辦「英才盃—STEM教育挑戰賽」;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舉辦無人機試玩及「鬼口水」製作活動。

「香港數理工程科技學會」與「香港科學創意學會」於2021年合併為「香港STEM教育學會」,以促進STEM教育在本港的發展、培養科學創意人才、增進前線教師對STEM教育的認識及提供互相交流平台為目標。同時,繼續於各個科創比賽、培訓課程及工作坊中,擔任評判和導師,推廣STEM教育。「香港通識教育協會」繼續與青年新世界合作,制定通識教育科模擬考試,亦與評卷老師舉行評卷員會議,為考生舉辦解卷及應試講座。在疫情期間,即使未能進行教師專業考察及交流活動,但仍繼續透過協會網頁,將不同單元主題的文章與老師分享,並用網上會議應用程序,進行專業交流活動。「香港準教師協會」則繼續舉辦「香港傑出準教師選舉」以及具針對性的多元化培訓活動,協助準教師在職前充分裝備自己,提升專業素質,跨越入職後的各種挑戰。「香港新一代清華課程校友會」一如既往積極提升理事的見識及屬會的凝聚力,除了參與本會的活動外,亦舉辦了香港「中山事蹟在香港」一日遊及參與「青心直說——建黨百年系列講座」,了解祖國和香港的歷史。

10月,我們舉辦了「新一代屬會交職典禮」,邀請了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女士, GBM, GBS, JP擔任是次典禮的主禮及分享嘉賓,以「新形勢下香港有效管治與出路」為題作分享,並介紹施政報告中重點勾畫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屬會幹事及理事們亦把握與葉太交流的機會,積極發問及表達意見,獲益匪淺。

8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堅守信念,貫徹「視野、創新、博識、承擔」的宗旨,與時並進,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工作方針,努力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獲得廣大學生、教師及社會各界的認同與讚賞。正因有社會各界的支持,以及一眾同工、董事、榮譽顧問、科學顧問、屬會管理委員會、屬會理事/幹事與義工們的共同努力與無私奉獻,本會會務才得以蒸蒸日上。在此,我謹代表本會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衷心感謝一直支持我們的學校、機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包括: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特區政府教育局、民政事務局、創新及科技局、創新科技署、青年發展委員會、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勵進教育中心、眀曦公益基金會、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雅集出版社等。

展望未來,我們將承前啟後、開拓創新,加強與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合作,為廣大青少年及教師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動及服務,為香港培育更多優秀人才,凝聚和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總幹事 蘇祉祺博士, BBS, MH, JP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